资讯信息
Information小米投资公司要做大模型焊接机器人,是假把式还是真本事?
时间:2024-08-13文章编辑:科工云网
神秘之师背后的硬核支持者
具身智能+焊接,
风口技术遇上传统行业
讲完这其中纷杂的关系与坊间的猜测,就不得不提到让这件事受到业界关注的第二个原因,那就是“具身智能”。关注这一赛道的读者可能知道,这个赛道融资不断。据统计,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具身智能相关公司已有超过10家完成融资。其中银河通用更是完成了今年最大的天使轮融资,达到7亿元。
讲PPT就能融资的时代早已过去,现在已经是“卷学历”的时代,高校学者、研究员的产品虽然未出实验室,但依然能凭借实验室里的产品吸引到投资者的关注。显然,这种模式带来的隐忧如同“AI四小龙”的时代一样——有技术还不够,如何赚取利润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也有李开复这样的投资人和企业家对具身智能目前的商业化能力持怀疑态度,像他这样积极投身大模型的人,在具身智能乃至人形机器人领域投资公司为零。但他对此表示,他是相信机器人的,只是就具身智能而言,他认为更可能是10年以后的事情。腾讯首席科学家张正友也曾谈到过,现在的具身智能是“大模型+机器人”,是人为强行把智能塞进机器人体内。
特定领域的“大模型”,
究竟是大模型还是小模型?
由此,我们自然顺接到第三点原因,也是我们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小雨智能的大模型从哪里来?投资队伍里,北京智源研究院是有工业方面大模型的,然而一家具身智能公司核心技术大概不会假借他人之手,大模型大概率是和唐山松下进一步完善。为什么说是完善呢?这是因为小雨智能此前已经获得了一家重型工业领军企业的批量订单,涉及数百台焊接机器人的供应,并且已启动首批产品的合作运营,必然是有备而来。至于何时揭开神秘面纱,我们只能敬候佳音。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指出,工业大模型是大模型为赋能工业应用所产生的产业新形态,通过通用大模型对工业知识的训练微调和专业小模型对数据、算力、参数的优化升级,构建通用工业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场景大模型等三类大模型形态,并通过“数据+算力+模型+应用”等四要素的深度融合,形成知识智能、业务智能、具身智能、体系智能等产品形态,重塑研发、生产、管理、服务、设备等生产制造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推动制造业迈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阶段。
概念难懂,我们简单列举市面上已有的在工业领域的大模型——
2023年,中工互联发布了中国工业领域第一款大模型产品——智工·工业大模型,现已在汽车制造、电力、能源等多个行业实现了产品落地和应用,它在知识问答准确率、性能功能和应用场景等方面通过迭代实现提升。
华为的盘古矿山大模型则是华为联合矿山行业领先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技术研发和方案验证,解决人工智能在矿山领域落地难的问题,目前已经在掘进、综采、运输等16大类256个矿山应用场景取得阶段性成果。
海尔卡奥斯的工业大模型COSMO-GPT目前也已成功落地工业指标优化、工业信息生成、工业问答等多个应用场景。
科大讯飞的羚羊工业大模型则是在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技术底座的支撑下打造的产品,具备工业文本生成、工业知识问答、工业理解计算、工业代码生成和工业多模态五大核心能力,目前已服务多家企业。
结语
谈论到现在,我们想明确的是,“大模型+具身智能+机器人”这个组合拳将会在焊接这类传统领域掀起怎样的变革?如果说实现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精准拾取水杯是诺贝尔奖的水平,那么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实现高精度高坚固度的焊接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想情况下,我们期待将来有一个可以上刀山下火海的钢筋铁骨焊接专家,能够支撑更多危险场景的焊接工作。焊接机器人领域发生的故事,未来也可能在喷涂机器人等领域复现。
但显然,这个设想过于丰满,无论如何,这个公式会将焊接领域自动化引领至一个新纪元。目前看来,小雨智能和唐山松下的合作产物——焊接领域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会在机器视觉上更进一步,或许会比华工科技的机器人更具感知能力和普适性,放开想象,可能将点焊、弧焊、激光焊集于一身。这必然符合“可以解决一个场景的应用,能够带来价值”,这是很多投资者关注机器人的原因,但很有意思的是,这并不符合李开复对于具身智能的定义。
一切新兴热词都有文字游戏的阶段,入局和投资,谨慎一些没有错,也有豪赌者放开手脚赢在先手。我们期待大模型和具身智能尽早正式站上应用的赛场,接受市场考核。
即使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的概念在工业领域的推进速度和渗透率远远不及预期,从长远来看,这两项新技术也将加快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并且加速数字化的渗透。泡沫也许会因不及想象而褪去,但潮起潮落一定确凿的发生过。
潮汐不止,泡沫易逝,一切只有大海知道,包括其中物种的死亡与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