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信息
Information1-9月,约75起机器人产业相关融资案例
时间:2024-10-10文章编辑:科工云网
进入2024年以来,机器人领域融资案例频现。
据高工机器人不完全统计,在2024年1-9月期间,机器人行业相关领域共计发生了75起融资案例,覆盖机器视觉、减速器、传感器、系统集成、机器人本体等多个环节。
其中,在2024年1-3月期间,机器人行业相关领域共计发生了18起融资案例;在2024年4-6月期间,机器人行业相关领域的融资案例持续增加,约27起;在2024年7-9月期间,机器人行业相关领域的融资案例再度增加,约达30起。
从融资次数来看,进入2024年以来,星海图、逐际动力、磅策医疗、工源三仟、千寻智能、加速进化、穹彻智能等7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已获得2次以上融资。其中星海图、千寻智能、穹彻智能等3家企业主营业务为具身智能,逐际动力、加速进化等2家企业主营业务为人形机器人。
从融资金额来看,在该75起融资案例中,对外披露融资金额达到亿元级的企业数量多达19家,其中最高的为宇树科技,融资金额约10亿元人民币。另外,约23起融资案例金额超过千万元。
从投资方来看,在该75起融资案例中,有13家企业获得5家以上投资方投资。其中,银河通用6月21日公布的天使轮融资中,参与的投资方高达15家。
从融资用途来看,根据对外披露信息显示,企业将普遍用于产品研发、产能扩张、品牌推广、渠道建设、市场开拓、人才培养等环节。
随着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日益扩大,机器人本体厂商在资本市场遇冷多年后再一次成为吸引投资者关注的热门领域。
据高工机器人不完全统计,在75起融资案例中,约27起为机器人本体厂商,涵盖工业机器人、六轴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炒菜机器人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的代表企业,珞石机器人获得了超5亿元的战略+轮融资。
当下,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融资环境收紧,2024年资金必将更加集中流向具备技术领先性的细分赛道的头部厂商。而珞石机器人能够逆势突围,成功获得包括国家大基金在内的大额投资支持,背后正是珞石机器人坚守“长期主义”理念,踏踏实实做好长期产品规划投入和技术沉淀,以及对高质量发展的坚持。
近两年,人形机器人开始进入发展“快车道”,叠加AI大模型的加持,已开始呈现超预期的发展态势。特别是进入2024年以来,资本正在源源不断地涌入人形机器人领域。据高工机器人不完全统计,在27起机器人本体融资案例中,人形机器人相关的融资多达13起。
从渗透率的角度来看,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前景呈现出积极态势。尽管目前人形机器人技术主要还在研发阶段和特定场景试用中,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成本的降低以及应用场景的拓展,预计未来几年内其在多个下游领域的渗透率将逐步提升。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通过测算人形机器人在不同领域的渗透率预测,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0.17亿美元,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美元,2024-2030年CAGR将超过56%,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将从1.19万台增长至60.57万台。
具身智能也已成为工业机器人的“新战场”。具身智能通过提升工业机器人在感知、决策、反馈协作、自我学习等方面的能力,使其更具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应对更加多样化和复杂的工业任务。
今年以来,星海图、千寻智能、穹彻智能、跨维智能、有鹿机器人、灵足时代等涉足具身智能的企业已相继获得融资。
尽管起步较晚,但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正快马加鞭进入发展“快车道”。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超40亿元,预计2025年将近达到200亿元。
据高工机器人不完全统计,在75起融资案例中,约8起涉及手术机器人。其中,磅策医疗在今年接连完成Pre-B轮及Pre-B+轮融资,融资金额均为千万元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现阶段手术机器人仍依赖外科医生的操作,但未来将会更多的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使机器人能够学习和优化手术操作过程。
据高工机器人不完全统计,2023年中国机器视觉行业共发生融资30起,涉及金额近16.65亿元,其中,大部分融资主要集中于3D视觉、视觉芯片/传感器、视觉软件平台等领域。同比2022年,机器视觉融资案例数量下滑约6.25%,融资金额下滑约44.03%,平均单笔融资金额从2022年的0.93亿元下降至0.56亿元,融资市场收缩明显。
这也就意味着,对于尚未形成自我造血的3D视觉厂商而言,未来1-3年将会是关键的生死考验期,同时也将是市场格局的重塑期。
当然,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厂商依然具备一定的“吸金”能力。据高工机器人不完全统计,在75起融资案例中,机器视觉相关的融资案例约12起。
机器视觉发展至今,在技术方面已经有了较大的突破与进步,同时机器视觉产业链的愈加完善也促进了成本的快速下降,3D视觉落地应用正在提速。
从细分场景应用来看,机器视觉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主要为测量、定位、引导、检测。其中,在引导类场景,国产3D视觉企业已经在部分细分应用场景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壁垒,国产化率显著提升。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机器人引导类3D相机出货量超过10000台,其中国产品牌份额超过80%。
GGII预测,2024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速接近12%。预计至2028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超过395亿元,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7.5%。
其中,2D视觉市场规模将达到315亿元,2024-202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3%。3D视觉市场规模接近80亿元,2024-202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8.9%。
作为机器人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之一,过去包括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
随着国内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降低对进口依赖、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成为行业的共识,国产替代的需求正在推动核心零部件企业的崛起,而资本市场也在积极响应这一趋势,助力本土企业技术升级。
据高工机器人不完全统计,在75起融资案例中,核心零部件相关的融资案例约11起。其中,与减速器相关的融资有4起,分别为智同科技、爱磁科技、纽氏达特、巨蟹智能,最高融资金额高达数亿元;与传感器相关的融资有4起,分别为坤维科技、帕西尼、无锡弓望、凯微电子,最高融资金额也高达数亿元。
过去几年,国产减速器厂商进步明显,越来越多企业进入减速器领域,国内生产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多,且技术在逐步提升,部分厂商已经实现量产并逐步推向市场,在精密减速器国产化的道路上进步明显。
GGII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市场超100家本土企业涉足精密减速器的生产,其中,RV减速器企业近50家,谐波减速器企业超50家。
从市场角度来看,减速器领域的新进企业仍然在增加。博银谐波总经理李海峰在接受高工机器人调研时表示:“2024年以来,已新增约10家谐波减速器企业。”
在机器人领域,传感器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力传感器,目前已在协作机器人、手术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GGII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六维力传感器销量约1.1万套,同比增长32.60%,其中用于机器人行业销量0.65万套,同比增长35.33%。GGII预计,2024年中国市场六维力传感器销量有望突破1.5万套,其中用于机器人行业销量将达到0.92万套,同比增速超35%。
尽管传感器技术已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中取得重大进展,但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技术瓶颈、成本控制、精度与可靠性、标准化和兼容性等问题。因此,目前真正具备批量化产品供应能力的厂商依然偏少。
坤维科技正是其中的一家。经过5年的研发与积累,坤维科技的六维力传感器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特别是在协作机器人末端附件领域,其六维力传感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已名列前茅。此外,在医疗、运动健康、柔性打磨等众多领域,其六维力传感器产品的应用需求也在逐步上升。
天工俊联机器人应用负责人杨波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进一步成熟,机器人将加速在技术上发展迭代,在应用上推广铺开。未来几年,传感器在机器人行业的应用前景将非常广阔,尤其是在提高机器人的感知能力、智能行为和适应性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附2024年前三季度具体融资情况
2024年第一季度机器人领域融资案例:
注:表格为高工机器人整理,内容来源于企查查、爱企查、天眼查等
2024年第二季度机器人领域融资案例:
注:表格为高工机器人整理,内容来源于企查查、爱企查、天眼查等
2024年第三季度机器人领域融资案例:
注:表格为高工机器人整理,内容来源于企查查、爱企查、天眼查等